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药制剂生产常识
全部 中药制剂生产常识 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常识 固体制剂常识 行业新闻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七、八
发布时间:2025/6/26   浏览次数:70

核心能力七  能正确应用硫化钠法进行重金属检查

 、核心概念

重金属  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AgPbHgCuCdBiZnCoNi

二、学习目标

(1)能熟练应用硫化钠法进行重金属检查。

(2)能解决重金属检查中出现的问题。

 、基本知识

硫化钠法适用于能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即生成沉淀)的药品的重金属限量检查。

原理:在碱性条件下,某些重金属的溶解度增大,滴加硫化钠,其可与重金属离子生成有色硫化物的均匀混悬液,与一定量标准铅溶液经同法处理所呈颜色进行对比,从而检查供试品中重金属是否超出限度。

 、能力训练

()操作用物

1. 仪器 25  ml 纳氏比色管、分析天平(感量0.1mg) 、量瓶(100 ml 1000  ml)、量筒、比色管架、白纸等。

2.试药与试液  标准铅溶液(表7-4)、氢氧化钠试液、硫化钠试液等。

7-4  标准铅溶液制备

 

   

制备方法

 

标准铅贮备液

称取硝酸铅0.160g,置1000 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 ml溶解后,用水稀释 至刻度,摇匀,即得

标准铅溶液

(仅供当日使用)

精密量取贮备液10 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 当于10μg的Pb)

(二)注意事项

(1)如供试品自身为金属盐,检查这类药品中的重金属时,必须先将供试品本身的金属离子  除去,再进行检查。例如铁盐,利用Fe⁸+ 在一定浓度的盐酸中形成 HFeCl}-,   用乙醚提取除去, 再调节供试品溶液至碱性,用氰化钾试液掩蔽微量的铁后进行检查。

(2)药品本身生成的不溶性硫化物,影响重金属检查,可加入掩蔽剂以避免干扰。

(3)其他同第一法。

(三)操作内容

 

 

   

   

1

实验前准备

25ml纳氏比色管两支,编号为甲、乙

 

2

 

乙管

除另有规定外,取规定量的供试品置乙管中,加氢氧化钠试液5ml使溶 解,再加水稀释使成25 ml

 

3

 

甲管

取一定量的标准铅溶液置甲管中,加氢氧化钠试液5ml并加水使成 25 ml

4

显色

在甲、乙两管中分别加硫化钠试液5滴,摇匀

5

观察现象

甲、乙管置同一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

 

 

6

 

 

记录

 

记录所采用的方法、供试品取样量、标准铅溶液取用量、操作过程中使用 的特殊试剂、试液名称和用量或对检查结果有影响的试剂用量、实验过程中

出现的现象及实验结果等

7

结果判定

甲管与乙管比较,乙管显出的颜色浅于甲管时判为符合规定;乙管显出的 颜色深于甲管时判为不符合规定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问题情境

如果中药制剂中药物的成分是硫化物,应该如何处理? 解决方法:应该加入掩蔽剂,避免干扰。




核心能力八  能正确应用古蔡氏法进行砷盐检查

 


一、核心概念

砷盐检查法  用于药品中微量砷盐(以As 计算)限量检查的方法。

二、学习目标

(1)能熟练应用古蔡氏法进行砷盐检查。

(2)能解决砷盐检查中出现的问题。

 、基本知识

中药制剂的原药材受到环境污染或农药污染而残存砷盐。砷盐毒性极强,危害生命安全。为保证药品的安全,《中国药典》对某些中药制剂规定了砷盐限量检查项目。例如甘露消毒丸中含砷盐不得过10 mg/kg,  黄连上清丸中含砷盐不得过2 mg/kg

《中国药典》收载了两种砷盐检查法:第一法(古蔡氏法),用于药品中砷盐的限量检查;第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既可检查药品中砷盐限量,又可用于砷盐的含量测定。两法并列,可根据需要选用。

第一法(古蔡氏法)

原理古蔡氏法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品中微量亚砷酸盐(AsO}-)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AsH₃),    遇溴化汞(HgBr₂)   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同一条件下与定量标准砷溶液所产生的砷斑比较,以判定砷盐的限量。

AsO}-+3Zn+9H+   →AsH₃ +3Zn²++3H₂O

AsH₃+2HgBr₂→2HBr+AsH(HgBr)₂      (黄色)

AsH₃+3HgBr₂→3HBr+As(HgBr)₃        (棕色)

五价砷在酸性溶液中也可被金属锌还原为砷化氢,但速度比三价砷慢。为了防止五价砷的存在影响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必须加入碘化钾、酸性氯化亚锡还原剂,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 

                                            AsO¹-+2I⁻+2H+→AsO}-+I₂+H₂O

AsO-+Sn²++2H+   →AsO-+Sn⁴++H₂O

I₂+Sn²+→2I+Sn4+

4I⁻+Zn²+        → [ZnI₄]²-

、能   

(一)操作用物

1.仪器  古蔡氏法检查砷装置(图7-1)、分析天平(感量0.01 mg)、恒温水浴锅、高温炉、坩埚、干燥器、量瓶(100ml 1000  ml)量筒、定量滤纸等。

古蔡氏法检查砷装置中,D  E 的孔径应与C 内径一致,以免生成的色斑直径不同,影响比色的准确度;C 管顶端与D 有机玻璃旋塞、E 有机玻璃旋塞盖间应紧密吻合,以防砷化氢泄漏。


2.试药与试液  标准砷溶液(表7-5)、碘化钾试液、酸性氯化亚锡试液、溴化汞试液、锌粒、盐酸、醋酸铅棉花、变色硅胶、20%氢氧化钠溶液等。

7-5 标准砷溶液制备

 

   

   

 

标准砷贮备液

 

称取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 ml量瓶中,加20%氢氧化钠溶液5 ml溶解  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 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标准砷溶液

(临用新配)

 

精密量取贮备液10 ml,置1000 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 ml,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即得(每1 ml相当于1 μg的As)

(二)注意事项

(1)所用仪器和试液等照本法检查,均不应生成砷斑,或经空白试验至多生成仅可辨认的斑痕。

(2)新购置的仪器装置,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符合要求。可用仪器装置依法制备标准砷斑,所得砷斑应呈色一致。同一套仪器应能辨别出标准砷溶液1.5ml 2.0ml 所呈砷斑的深浅。

(3)制备标准砷斑或标准砷对照液,应与供试品检查同时进行。因砷斑不稳定,反应中应保持干燥及避光,并立即比较。标准砷溶液应于实验当天配制,标准砷贮备液存放时间一般不宜1 

(4)古蔡氏法反应灵敏度约为0.75 μg( As  ),砷斑色泽的深度随砷化氢的量而定,《中国药典》规定标准砷斑为2ml 标准砷溶液(相当于2μg As) 所形成的色斑,此浓度得到的砷斑色度适中、清晰,便于分辨。供试品规定含砷限量不同时,采用改变供试品取用量的方法来适 应要求,而不采用改变标准砷溶液取量的办法。

(5)如供试品中存在锑盐,将干扰砷盐检查,所以本法不适用供试品含锑盐的砷盐检查。

(6)供试品和锌粒中可能含有少量硫化物,在酸性溶液中产生H₂S 气体,干扰实验,故用醋酸铅棉花吸收除去H₂S;  因此,导气管中的醋酸铅棉花,要保持疏松、干燥,不要塞入近下端。

(7)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的滤纸必须选用质量较好、组织疏松的中速定量滤纸;溴化汞试纸一般宜新鲜制备。

(8)锌粒大小影响反应速度,为使反应速度及产生砷化氢气体量适宜,需选用粒径为2 mm 左右的锌粒。

(9)如供试品为铁盐,需先加酸性氯化亚锡试液,将高铁离子还原为低价铁而除去干扰。如枸橼酸铁铵的砷盐检查。

(10)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中的砷因可能以共价键与杂环分子结合,需先行有机破坏,否则检出结果偏低或难以检出。进行有机破坏时,所用试剂的含砷量如超过1μg,  有规定外,应取同量的试剂加入标准砷溶液一定量,按供试品同法处理,制备标准砷斑,再与供试品所生成砷斑的颜色比较。

(三)操作内容

 

   

   

 

 

1

 

 

装置的准备

(1)取醋酸铅棉花适量(60~100 mg)撕成疏松状,每次少量,用细玻 均匀地装入C中,松紧要适度,装管高度为60~80 mm。

(2)用玻璃棒夹取溴化汞试纸1片(其大小以能覆盖D顶端口径而不露 出平面外为宜)置D顶端平面上,盖住孔径,盖上E并旋紧

2

标准砷溶液

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 ml,加盐酸5ml与水21 ml

3

供试品溶液

取按各品种项下规定方法制成的供试品溶液,加盐酸与水

 

 

 

4

 

 

 

显色反应

在标准砷瓶、供试品瓶中分别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 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

在标准砷瓶、供试品瓶中分别加锌粒2g,立即将准备好的C密塞于 A 

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

取出溴化汞试纸,观察

 

5

记录

记录采用的方法,供试品取样量,标准砷溶液取用量,操作过程,使用特 殊试剂、试液的名称和用量,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实验结果等

6

结果判定

供试品生成的砷斑颜色比标准砷斑浅,判为符合规定;否则,判为不符合 规定

(四)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题情境

实验过程中,导气管中醋酸铅棉花变黑,是正常现象吗?

解答:正常现象。当样品中存在硫化物时,硫化物与醋酸铅反应生成PbS  黑色沉淀,因此 棉花变黑。除去硫化物:使硫化物与溴化汞试纸反应,排除干扰。





专注于化工与制药领域的技术型企业
致力于为高等职业教育及本科院校提供高质量的化工实训设备和制药实训设备。

客服
站内搜索
Copyright by 杭州矽控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