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药制剂生产常识
全部 中药制剂生产常识 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常识 固体制剂常识 行业新闻
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十
发布时间:2025/4/10   浏览次数:36

核心能力十  能正确完成中药制剂甲醇量的测定

 

 、学习目标

能熟练测定中药制剂的甲醇量。

 、基本知识

中药制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常采用不同的制备工艺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而制得。醇类常用来作为有效成分的提取溶剂之一。由于甲醇的性质与乙醇很相似,沸点比乙醇低,因而极易混入乙醇中而影响药物安全性。《中国药典》在酒剂和酊剂通则中规定了甲醇量检查项目。除另有规定外,供试液含甲醇量不得过0.05%(ml/ml)

《中国药典》收载的甲醇量检查法为气相色谱法,包括第一法(毛细管柱法)和第二法(填充柱法),前者采用外标法定量,后者采用内标-校正因子法定量。

 、能力训练

(一)操作用物

(1)色谱柱:①毛细管柱法:采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②填充柱法:柱材料、内径、长度无特殊规定。采用直径为0.18~0.25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为载体。

(2)气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或微量注射器、氮气(纯度大于99.999%)、氢气发生器(或空气发生器或相应的钢瓶装气)、分析天平(感量0.1mg)、温度计、量瓶、移液管等。

(二)注意事项

(1)如采用填充柱法时,内标物质峰相应的位置出现杂质峰,可改用外标法测定。

(2)毛细管柱建议选择大口径、厚液膜色谱柱,规格为30m×0.53mm×3.00μm

(3)手工进样量不易精确控制,应特别注意留针时间和室温,尽量做到平行操作以减小 

(三)操作内容

序号

操作步骤

第一法(毛细管柱法)

第二法(填充柱法)

 

 

 

 

 

 

 

 

 

 

 

 

 1

 

 

 

 

 

 

 

 

 

 

 

 

 操作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采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起始温度为40℃,维持2分钟,以每分钟3℃的速率升温至65℃,再以每分钟25 ℃的速率升温至200℃,维持10分钟;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为220 ℃;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1,顶空进样平衡温度85℃,平衡时间为20分钟。理论板数按甲醇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甲醇 峰与其他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直径为0.18~0.25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为载体;柱温为125℃。 理论板数按甲醇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甲醇峰、乙醇峰与内标物质各相邻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

 

 

  取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甲醇1 ml,置100 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 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3ml,置10 ml顶空进样瓶中,密封,顶空进样。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校正因子测定:精密量取正丙醇1 ml,置100 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内标溶液。另精密量取甲醇1 ml,10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 ml,置100 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连续进样3~5次,测定峰面积,计算校正因子

 精密量取内标溶液1 ml,置10ml量瓶中,加供试品溶液至刻度,摇匀,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

 

 

 

计算

式中,As为对照品溶液的峰面积(或峰);Ax为供试品溶液的峰面积(或峰);Cs为对照品溶液的浓度;Cx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式中,f为校正因子;Ax为供试品溶液中甲醇的峰面积(或峰高);As为供试品溶液中内标物的峰面积(或峰高);Cs 为供试品溶液中内标物的浓度

3

结果判定

两次测定的平均相对偏差应小于10%;否则应重新测定。根据测定的平均值计算,酒剂中含甲醇量不得过0.05%(ml/ml)



专注于化工与制药领域的技术型企业
致力于为高等职业教育及本科院校提供高质量的化工实训设备和制药实训设备。

客服
站内搜索
Copyright by 杭州矽控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