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一
发布时间:2025/4/7 浏览次数:31
核心能力一 能正确完成中药制剂中水分的测定 一 、核心概念 1.常规检查以各种剂型的基本属性(通性)为指标,对药品的有效性、稳定性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项检查工作。各类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均应符合各制剂通则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2.水分测定法采用规定的方法对中药固体制剂的含水量进行测定的检查方法。 二、学习目标 (1)能熟练使用烘干法测定中药制剂中的水分。 (2)能熟练使用甲苯法测定中药制剂中的水分。 (3)能熟练使用减压干燥法测定中药制剂中的水分。 (4)能熟练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中的水分。 三 、基本知识 剂型的基本属性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常规检查大多使用经典的检测方法,简便易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药品的内在质量,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缺乏内在质量标准的中药制剂,则显得尤为重要。 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水分、重(装)量差异、崩解时限、pH值、相对密度、乙醇量、甲醇量等十几项。在《中国药典》四部制剂通则中,对各种制剂的检查项目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不同剂型的检查项目不尽相同。另外,《中国药典》四部根据药品的不同情况按序排列多个检查方法。对特定的中药制剂进行常规检查时,应考察每种方法对所测品种的适用性,选择适宜的方法(表6-1)。
表6-1 部分中药剂型的检查项目表
中药制剂的含水量,直接影响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及疗效,因此对中药固体制剂进行含水量控制非常重要。《中国药典》规定了丸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茶剂等固体制剂应检查水分。除另有规定外,《中国药典》规定这些剂型的含水量不得超过一定限量值(表6-2)。
表6-2 不同剂型及类别的水分限量要求
《中国药典》四部收载的水分测定法有五种,包括第一法(费休氏法)、第二法(烘干法)、第三法(减压干燥法)、第四法(甲苯法)和第五法(气相色谱法)(表6-3)。 表6-3《中国药典》收载的水分测定法
(一)操作用物
(二)注意事项
(三)操作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