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药制剂生产常识
全部 中药制剂生产常识 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常识 固体制剂常识 行业新闻
中药制剂的鉴别七、八
发布时间:2025/4/7   浏览次数:22

核心能力七  能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中药制剂的鉴别

 

 、核心概念

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法  以待测成分的保留时间作为鉴定依据。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供试品应呈现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从而对样品进行定性鉴别。

二、学习目标

能熟练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中药制剂的鉴别。

 、基本知识

高效液相色谱法不受样品挥发性、热稳定性等限制,流动相、固定相可选择的种类较多,检 测手段多样,加之高效快速、可进行微量分析、自动化程度高,应用范围比气相色谱法广泛。目前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鉴别的品种正在逐渐增多。例如,七叶神安片中人参皂苷的鉴别,七味榼藤子丸中蔓荆子黄素的鉴别,三七通舒胶囊中人参皂苷和三七总皂苷的鉴别,三宝胶囊中原儿茶醛的鉴别,小儿热速清口服液中黄芩苷的鉴别,牛黄上清丸中黄芩 苷、栀子苷、连翘酯苷、芍药苷的鉴别,芩暴红止咳颗粒中紫丁香苷的鉴别等。

 、能力训练

(一)操作用物

高效液相色谱仪、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C18)、微孔滤膜(0.45μm)、紫外检测器、色谱工作站等。

(二)注意事项

(1)进样前,色谱柱应用流动相充分冲洗平衡,待压力基线稳定后方可进样。

(2)流动相需经脱气用微孔滤膜(0.45μm) 过滤,才可使用,打开冲洗键进行泵排气。

(3)测试溶液需用微孔滤膜(0.45μm) 过滤。

(4)使用键合硅胶柱,流动相的pH  应控制在2~8,否则色谱柱易损坏。

(5)操作完毕,应先后用水和甲醇充分冲洗液路系统,尤其是使用了含盐的流动相,更应充分冲洗。

(三)操作内容

  

操作步骤

   

1

操作准备

实训用品准备

 

 

 

 

 

2

 

 

 

 

 操作

 (1)开机前准备: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在容器中放入已过滤脱气的流动相,把吸滤头放入容器中

(2)开机: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仪器自检通过后,打开色谱工作站

(3)设置仪器参数

(4)样品分析与数据采集:待色谱柱平衡,基线稳定后,设置好检测条件,开始样品分析与数据采集

(5)报告输出

(6)关机:冲洗色谱柱,排出流路中可能存有的缓冲液,并用水冲洗泵的柱塞杆;泵停止,退出工作站,关闭仪器电源

3

记录

 记录仪器型号、色谱柱类型和规格、流动相流速、检测波长、放大器灵敏 度及衰减、进样量、色谱图及相关数据等

4

结果判定

 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图,供试品呈现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则判断为符合药品标准规定

(四)常见问题与解答

问题情境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时如何保护色谱分离柱?

解答:(1)加保护柱(预柱)是保护分离柱的有效办法。保护柱是内装填料与分离柱性质相近的短柱,接在分离柱之前,或代替流路过滤器。保护柱的作用是收集和拦截分离柱口的化学垃圾,这些垃圾如果直接进入分离柱会逐渐堆积在柱头,最终降低柱效能。保护柱是消耗品。

(2)避免高压冲击分离柱。一般色谱柱都能承受高压,但经不住突然变化的高压冲击,这将 改变柱床体积,影响柱效。引起高压冲击的原因主要有进样器样品阀的缓慢转动、启动太快、柱切换等操作。用手动进样阀时压力变化不大,而自动进样阀由于切换较慢,会造成压力冲击。

(3)合理选择分离柱。选择色谱分离柱主要根据两点:一是根据待测组分分子量的大小。二是根据流动相条件,包括pH、离子强度和溶剂极性等。

(4)定期冲洗分离柱。每次分析工作结束时,冲洗完缓冲盐,然后过渡到用强溶剂冲洗柱子,如可用色谱纯甲醇、乙腈冲洗反相C18柱,目的是冲去吸附在柱上的强保留组分。如果用甲醇-水为流动相也应这样冲洗柱子,一定程度上可恢复柱效。

核心能力八  能运用气相色谱法进行中药制剂的鉴别

 

一、核心概念

1. 气相色谱鉴别法  以待测成分的保留时间作为鉴定依据的一种鉴别方法。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供试品应呈现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从而对样品进行定性鉴别。

2.系统适用性试验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时,需进行系统 适用性试验。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参数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灵敏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

二、学习目标

能熟练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中药制剂的鉴别。

 、基

气相色谱法是以待测成分的保留时间作为鉴定依据的一种鉴别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快速、准确等特点,尤其适合中药制剂中挥发性成分的鉴别,如麝香酮、薄荷醇、冰片、水杨 酸甲酯等。中药制剂中西瓜霜润喉片中冰片的鉴别、安宫牛黄丸中麝香酮的鉴别、藿香正气水 中紫苏烯和紫苏醛的鉴别等可采用此法。

 、能力训练

(一)操作用物

气相色谱仪:载气源(氢气、氮气或氦气作为载气)、进样系统、色谱柱(填充柱或毛细管柱)、 柱温箱、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等)、温度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

(二)注意事项

(1)先通载气,确保管路无泄漏并使载气通过检测器后,才可打开各部分电源开关,设置气 化室、柱温箱和检测器温度,开始加热。进样口温度应高于柱温30~50℃,检测器温度一般高 于柱温,并不得低于150℃,以免水汽凝结,通常为250~350℃。

(2)气化室、柱温箱和检测器温度恒定后,若选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可开启氢气钢瓶和 空气压缩机,调节载气流速或流量,按下点火按钮,点燃氢气。

(3)调节放大器灵敏度,待基线稳定后,进样测试。进样时,注射器操作应快速,尽量保持留 针时间的一致性,保证进样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4)一般色谱图应于30分钟内记录完毕。测试完毕,先关闭各加热电源以及氢气和空气开 关,待检测器和柱箱温度降至100℃以下时,关闭载气。

(5)初次测定该品种时,可先经预实验以确定仪器参数,根据预实验情况适当调节。各品种 项下规定的色谱条件,除检测器种类、固定液品种及特殊指定的色谱柱材料不得改变外,其余如 色谱柱内径和长度、载体牌号和粒度、固定液涂布浓度、载气流速、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 度等,均可适当改变,以适应具体品种并符合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

(三)操作内容


序号

操作步骤

作要点


1

操作准备

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仪器检查:检查仪器的使用记录和状态,仪器的开关、指示灯等应正常。选好 合适的色谱柱,柱的两端应堵上盲堵。装柱,以不漏气为宜。换下的色谱柱,应 堵上盲堵保存。开启载气钢瓶上总阀,调节减压阀至规定压力。用肥皂水或其  他检漏液检查各连接处,应无泄漏


系统适用性试验:
(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按各品种项下规定。
(2)分离度(R):除另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
(3)灵敏度:通常用信噪比表示,定性测定时,信噪比不小于3。
(4)拖尾因子(T):除另有规定外,T值应在0.95~1.05之间。
(5)重复性:采用外标法,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除另有规定外,峰面积测 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2.0%。采用内标法时,通常配制相当于
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制3种不同浓度
的溶液,分别至少进样2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


2

操作

(1)开启载气钢瓶总阀及分压阀,打开各部分电路开关,开启色谱工作站,设定 气化室、柱温箱、检测器温度和载气流量等色谱参数,并开始加热
(2)待各部分设定的参数恒定后,开启氢气钢瓶总阀和空气压缩机总阀,操作 同载气
(3)按下点火按钮(有些仪器在检测器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后有自动点火功能), 应有“噗”的点火声,将玻璃片置离子捕获检测器气体出口处,检视玻璃片上有水 雾,表示已点着火,同时显示屏上应有响应信号
(4)调节仪器的放大器、灵敏度等,走基线,待基线平稳度达到可以接受的范 围,即可进样分析
(5)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进样方法有手动进样、自动进样、顶空进样(多为自动进 样)等。操作要求如下(针对常规液体样品)。
①手动进样:选用合适体积尖头微量进样器,由于气相色谱法进样量一般较少 (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要用待测溶液充分润洗,排出气泡后,快速注射。在 用微量进样器手动进样时,精密度取决于操作的熟练程度,各步操作应尽量
一致。
②自动进样及顶空进样:将按标准规定处理好的样品装入专用小瓶中,设定程 序后仪器自动进样,精密度一般较高,顶空进样还可消除或减少样品中某些组分 对被测组分的影响
(6)分析完毕后,待各组分流出后,先关闭氢气和空气,再进行降温操作,将进 样口、柱温箱、检测器以及顶空进样器的温度均设为40℃或更低,待各组件的温 度降到40℃以下时,依次关闭载气钢瓶总阀及分压阀、工作站、气相色谱仪。如 果要取下色谱柱,则取下后应将柱两端用盲堵堵上,放在盒内,妥善保存


3

记录

应注明仪器型号,色谱柱型号、规格及批号,进样口、柱温箱及检测器温度,载 气流速和压力,进样体积,以及进样方式,并附色谱图及打印结果


4

结果判定

比较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图,供试品呈现与对照品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则判断为符合药品标准规定

问题情境

使用气相色谱仪时,对于载气钢瓶,如果管理、操作不当会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解答:(1)钢瓶必须定期送有关部门检验,检验合格的钢瓶才能充气。充一般气体的钢瓶3年内必须送检1次,充腐蚀性气体的钢瓶每2年送检1次。

(2)搬运钢瓶时,要戴好钢瓶帽和上、下两个橡皮腰圈,轻拿轻放,严禁在地上滚动、撞击、摔倒或激烈振动,以防发生爆炸。放置和使用钢瓶时,必须用架子或铁丝固定。

(3)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通风良好,避免明火和阳光暴晒。钢瓶受热后,气体膨胀,瓶内压力增大,易造成漏气,甚至爆炸。可燃性气体钢瓶与氧气钢瓶必须分室存放。氢气钢瓶最好放置在大楼外的专用小间,以确保安全。

(4)使用钢瓶时,除二氧化碳、氨气外,一般要用减压阀。各种减压阀中,除氮气和氧气的减压阀可相互通用外,其他的只能用于规定的气体,以防爆炸。安装减压阀时必须仔细旋妥,通常旋进7圈螺纹(俗称吃7牙)。易发生聚合反应的气体(如乙炔、乙烯)必须规定贮存期限,避免

(5)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乙炔等,钢瓶的阀门是“反扣”(左旋)螺纹,即逆时针方向拧紧;非燃性或助燃性气体,如氧气、氮气等,钢瓶的阀门是“正扣”(右旋)螺纹,即顺时针拧紧。

(6)绝不可将油、脂或其他易燃物、有机物沾在氧气钢瓶上,特别是阀门嘴及减压阀处,也不得用棉、麻等物堵漏,以防燃烧引起事故。

(7)要注意保护好钢瓶阀门。开关阀门时,首先弄清方向,再缓慢旋转,否则会使螺纹受损。开启阀门时,人应站在减压阀的另一侧,以防减压阀冲出被击伤,每次用后应完全关闭阀门。

(8)贮存可燃性气体的钢瓶要有防回火装置。有的减压阀已有此装置,也可在气体导管中填装细铁丝网以防止回火,在导气管路中加接液封装置也可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

(9)不得将钢瓶内的气体全部用完,一定要保留0.05 MPa以上的残余压力(减压阀表压)。可燃性气体(如乙炔)应剩余0.2~0.3 MPa, 氢气应保留2 MPa, 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钢瓶要随用随关,勤检查。

(10)一旦发生阀门漏气,应立即将钢瓶移至室外,以防在室内发生事故。



专注于化工与制药领域的技术型企业
致力于为高等职业教育及本科院校提供高质量的化工实训设备和制药实训设备。

客服
站内搜索
Copyright by 杭州矽控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